2020-04-01
來源:http://lbj-mall.com/
點擊:2497
鄭州菲力克說說紀錄片拍攝的原則與手法 紀錄片的拍攝,通常以真實的生活、環(huán)境、景觀等為原始創(chuàng)作素材,以真實環(huán)境(場景)、真人真事為具體表現對象,并通過特定手法的藝術加工,配以靈活的形式,通過第一、第三視角并用的手法,來展示現實生活。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《工廠的大門》《火車進站》等實驗性的電影,都屬于紀錄片的性質。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,第一部是1905年的《定軍山》。最早的一些鏡頭,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,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片斷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,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。
![](http://lbj-mall.com/data/hnek/Upload/202003/25/5e7b2b41cf80c.png)
紀錄片可分為時事報導片、歷史紀錄片、傳記紀錄片、人文地理片、舞臺紀錄片、專題紀錄片等,可謂種類繁多、形式多樣。但是,無論是表達什么樣的主體、傳達什么樣的信息、記錄什么樣的場景,都不能背離紀錄片的本質,也就是紀錄片的拍攝原則。 (一)真實展示 真實性,是紀錄片最本質的特性。紀錄片的拍攝和制作,重在真實地展示自然形態(tài)、社會形態(tài)和人物的生活形態(tài),而不是像故事片一樣通過夸張、虛構來突出主題。因此,在紀錄片的拍攝中,拍攝者要注意將自己置身紀錄片的真實環(huán)境中,一點一滴地記錄真實的場景。對于自然類的紀錄片,要注重自然界的聯系;對人文類的紀錄片,則要注重社會背景、人物關系。在拍攝中,要真實地表達場景中各事物之間的聯系,才能拍攝出有價值、有意義的紀錄片。 (二)聲色并茂 紀錄片對場景的記述、故事的表達,除了向觀眾展示已有的圖畫和畫面,還應當充分注重聲音的表達,以達到聲色并茂的效果。在人文類的紀錄片中,可以通過語言、音樂等方式來講述故事、襯托場景,在自然類的紀錄片中,同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圖像和聲音的傳達。 例如在雅克貝漢的《遷徙的鳥》中,拍攝者將大量攝像頭放置在鳥群中,讓遷徙中的鳥來近距離拍攝自己的同伴,達到了非常好的畫面效果,同時,在拍攝中,真實地記錄了不同種類、不同時期、不同地點的鳥叫聲,讓整個紀錄片生動形象,而觀賞完《遷徙的鳥》,無論是從鳥的角度看到的廣袤的大地、鳥類的翱翔,還是悅耳的鳥鳴聲,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 (三)情感滲透 一部紀錄片要想拍攝成功,情感的滲透是必不可少的。紀錄片通常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完整地展示特定的事物,這就決定了紀錄片客觀記錄的本質特點。但是,只有客觀的記錄而沒有主觀的情感滲透,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的,因此需要將客觀記錄和主觀認識進行融合,以達到情感滲透的目的。情感滲透,主要是通過情感帶入、情感對比等手段進行的。 例如,描述日本捕捉海豚的紀錄片《海豚灣》,就充分利用情感滲透的原則,將海豚同人類的關系、人類捕殺海豚的殘忍直觀地展示給觀眾,特別是將海豚的可愛與捕殺海豚的殘忍場面進行對比,給觀眾強烈的震撼,以傳達保護海豚的目的。
上一篇:鄭州招商宣傳片制作公司為您分享宣傳片的類型
下一篇:產品文案,如何激發(fā)用戶的購買欲望?